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作 > 名家论坛 >

佘玉奇的诗意与远方——专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佘玉奇



时间:2018-08-05 16:51来源:江苏美术家网 点击:0

佘玉奇的诗意与远方——专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佘玉奇

佘玉奇,江苏南通人,现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在工作中,他是江苏省美协大管家,周京新主席称他“拼命三郎”,他说:“佘玉奇负责任、懂管理的品质体现在他包容的胸襟,自换届以来,在玉奇的策划和努力下,一些大型的展览遍地开花,国画、油画、漆画、版画等,包括艺委会正在进行的许多项目,玉奇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心血”。在“人间至味--佘玉奇画展”上,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徐里说:“佘玉奇默默工作,为人低调、朴实,只奉献不索求,话不多只干活,所以我们认为他是江苏省美协一个好的秘书长”。在创作中他是当代山水画坛上的翘楚,著名画家薛亮说:“佘玉奇是一个有一定份量和级别的人物”。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佘玉奇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清雅、灵敏、华滋。他说:“这种华滋,是在他把握了笔墨语言和色彩语言,把握了水分和宣纸的多重关系之后,通过躬身百练的实践而打造的一种技术与艺术与道相融汇的一种境界,也是他长期以来,人格修养的一种体现”。如何调整工作和创作的关系,江苏文联主席章剑华说:“做到互不干扰又相互协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佘玉奇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

做好美术家的服务者

记者:您认为江苏美协应当如何切实推动江苏美术向前发展?

佘玉奇:美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美术家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做好“上情下达”工作,及时把党声音传递给广大美术家,引导美术家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助力建设美好江苏的实际行动;同时也要做好“下情上传”,把广大美术家的想法和需求汇集起来,汇报上去,研究对策,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江苏美协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重。江苏省有13个地区,省级美协会员有近5000名,全国的会员近900人,再加上为数众多的各市、县的地区和市级会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体制内艺术家的工作,也要做好新社会阶层画家的工作,工作的外延不断扩大,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美协工作千头万绪,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要把工作做好,不仅需要对美术事业无比热忱,还需要有把握规律的能力,胸怀大局的视野,敢于担当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的一个重点课题,就是如何使我们的工作更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如何提升协会的工作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引领全省美术家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在工作中,我们做有心人,利用参加全国美术工作会议和百家金陵画展的初评、终评机会,深入分析全国美术发展状况,了解当前的创作潮流和审美趣向。每次大展前,都会请主席团成员、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各地进行动员、辅导,重点作者进行重点帮助,给他们提供创作上的支持。在本省的展览设置上,考虑到全国展览的因素,比如“江苏美术奖”就是与“全国美术奖”对接的展览,两年一次,为全国各类展览作了深厚的铺垫和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今年江苏美协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佘玉奇:第一,今年江苏省有一个重点工程,即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交给美协的任务就是要“画说运河”,我们遴选了70位山水画艺术家,分3路沿大运河进行采风创作。通过采风活动,让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变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作品。艺术家纷纷到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为创作精品力作做好准备。

第二,我们希望能够争取让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区落户江苏。江苏,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从古代到近代,曾经哺育、造就了顾恺之、黄公望、倪瓒、沈周、石涛、龚贤等众多杰出的画家,可谓群星璀璨、前贤相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近现代的江苏画坛不断涌现出享誉中外的丹青巨匠:徐悲鸿、刘海粟、李可染、吴冠中……同时,江苏为中国画坛贡献出一个彪炳史册的画派:新金陵画派。她汇聚了一批奏响中国画时代强音的开创者: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亚明、魏紫熙等,他们引领潮流,开一代风气之先,为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华丽篇章。江苏作为中国美术重镇,将第13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区争取到江苏,不仅是江苏对中国美术的贡献,也是我们对江苏这片土地的贡献,对重振江苏美术辉煌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记者:近年来,江苏艺术家经常到国内外办展和交流,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您认为不同地域文化交流有哪些必要性?

佘玉奇:天上的两块云,相互交流,就能碰撞出闪电。人与人交流,就有可能产生思想火花。美术创作需要交流,需要碰撞。“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从省内办到省外,一直延伸到国外,我们携获奖作品到英、法、德、俄、美、意等国进行展览,把优秀的民族文化送出去,把国外的先进理念带回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激荡,形成一种好的学术形态和创作心态,对推动美术创作和研究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也经常把江苏艺术家的作品送到北京展览,与更多的文化机构合作,与更广泛的艺术家交流,接受大家的检验,听取专家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交融,已经产生奇妙的效果。流水不腐,中外交流、古今交流、南北交流,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交流,就像化学反应,甚至裂变,产生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视觉传达,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人生经历决定艺术厚度

记者:您是如何走上中国画创作这条路的?

佘玉奇:我8岁开始画画,父亲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父亲激发了我对绘画的兴趣。我没有进入过专业美术院校,但我进行过系统学习,我是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刘子美入室弟子。我的老师很了不起,他是中国第一批进入专业美术学校学习,接受正统美术教育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是潘天寿、林风眠的学生,与李可染和艾青等人是同学。他也是赵无极、袁运生、袁运甫、高冠华的启蒙老师,是南通学习规范美术理论和创作的第一人。袁运甫曾说,“南通不能忘记两个人:一个是张謇,他是是现代工业之父、现代实业之父;另一个人就是刘子美,他把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引入南通,让南通站在了中国美术发展的高起点上。”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徐里说:“刘子美生发了南通现象。”我是刘子美老师的最后一个学生。很幸运,后来我又转师宋玉麟先生,他是江苏省美协主席,他的父亲是金陵四大家之一的宋文治,他静若处子、宠辱不惊的风范深刻影响了我,让我的人生进入另一个阶段。

记者:您的人生经历对于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影响?

佘玉奇:我的人生跨度非常大,在部队当过放映员、排长、保卫干事、宣传干事、政治协理员、副政委,在政治部工作过,在司令部也工作过,在大机关干过,在基层也干过。后来转业地方,从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处长,调到美协做业务工作。不论在任何岗位上,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从来没有丢下手中的笔。这些岗位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当放映员,部队选放映员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写会画,要画海报、画幻灯、刷会标、出黑板报,画画是放映员的一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部队还创造条件让我们去学习提高,参加各类展览,在这样环境下,我们不用扬鞭自奋蹄。其次,在政协机关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名家大家,像江苏省内大家喻继高、宋玉麟、周京新等都是在政协工作时认识的,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启发,学到技法。

所谓人生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我所经历的每个岗位都是我认识世界的窗口,所有的窗口连接起来就是一片天空。一篇文章也好,一幅画也好,都我内心世界的反映,都是灵魂的折射。胡宁娜先生在评价我的作品时说我身上有《芳华》的痕迹。她说,我的经历,不管是甜酸苦辣,还是痛苦欢乐,最后留下来的是一份精神的储存。她还说:“玉奇经历得太多了,一个曾经的军人和现在的美术工作者,一个文,一个武,是两个极端。然后从一个美协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画家一样的,面对一张画面的处理,是完全不同的频道和完全不同的角色。如何转换,需要把握全局、举重若轻的智慧,也需阅尽人间沧桑的释然。一个画家的魅力,画是最后的体现,综合的体验,是有很多的东西在后面支撑的”。一月份,我举办了一个画展,主题是“人间至味”,有人问我,什么是至味,我说,尝遍人生百味后,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那种味道。我的经历一方面滋润了我的画,一方面滋润了我的文章,我会十分珍惜这份经历的储存。

记者:请谈一谈您的艺术理念?您认为艺术家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

佘玉奇:艺术理念,这个课题有些大,我就谈谈我的想法吧!我认为,无论什么作品都要有生活,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任何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要追求真善美,拒绝假丑恶。

至于定位,艺术定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对美术,我只是喜欢,我已经把它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美术我不能活。转业时,组织给我安排的第一个职务就是省美协副秘书长,并且说是当做人才引进的,还要我写保证书。我没有来,是因为我太在乎这个职业,我感到当时还配不上这个岗位。我在省政协综合处工作八年,从主持工作的副调研员到处长,起草了大量文稿,还举办了个人画展,我觉得离我敬畏的岗位距离缩小了,才提出调到的要求。尽管遇到艰难险阻,我始终没有后悔,美术是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是有与自己追求目标一致的工作。感谢命运,让我与美术结缘。

工作定位我倒是有的,我首先是一个美术工作者,我的主要职责是为江苏的美术家服务,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江苏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奉献。其次才是一个美术家,要做好美协工作,要懂美术创作,不懂就无法引领,不懂就没有发言权。美术创作是以美术家对生活丰富的观察、感受、体验为起点,经由融入审美理想、精神情感的把握、分析、提炼,形成基本的艺术构思。这样的创作思路其实和工作的思路是一样的,做好一份工作同样也需要对事情进行把握、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工作和个人的艺术创作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

用诗意山水描绘伟大时代

记者:您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佘玉奇:诗是绘画的最高境界。诗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火花,是形而上的精神的折射,从某种意义讲,诗属于哲学范畴。形而上相对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的,而“器”是有形的。比如,画画,用什么笔,在什么纸上画,用什么材料画,怎么构图,怎么用笔用墨,怎么用色彩,那是技法,是眼睛能看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形而上是对具体的客体的抽象和超越,一幅画,有你你看不见的,比如人文情怀。当你掌握了笔墨技巧以后,再赋予了作品人文思想,画作就有了体温,就有了生命。当我们的创作脱离了单纯的方法,上升到诗意的高度,我们的创作就会胸有成竹,笔墨就会酣畅淋漓,纵横驰骋,思想也会天马行空,

我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画家。因为绘画和文章更能体现人文情怀。这些作品是生命的副本,拉长了个体生命的长度。这里面凝聚了我们的心血和情感,汇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热爱,我们感到无比幸福。

记者:“笔墨当随时代”,您觉得当下的山水画应该如何寻求突破,怎么样才能反映当下这个时代的气息?

佘玉奇:首先,要不断地积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渐形成,人都是在成长中不断地汲取知识、积累能量中成长的,因此,创作也是在不断地演进。我从来不赞同为了形成风格而立派,强调风格而突破。

第二,要学会总结规律。总结规律的缺点可能会导致创作变得形式化,但好处是可以熟能生巧。我们要总结前人的规律,学习古人的传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总结古人的规律,就是要研究什么样的画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并将这些规律融会贯通、破茧成蝶,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创作风貌,成为绘画的一种符号。

第三,要向同行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往往同行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给我们带来启发。我认为,一个聪明的画家,不能拘泥于传统,也不能拘泥于自然,更不能把大自然的东西直接搬到纸张上面。当然也不能媚俗,哪种画法流行就去模仿哪种,这样会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责任编辑:逸博)